我国首个猪肾移植患者已平稳度过40天!供体猪来自在蓉高企
点击量:0时间:2025-04-18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成都企业在异种移植领域再获新突破!4月15日,在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实施的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猪肾移植人体手术中,患者目前已平稳度过术后40天,生命体征平稳,肾功能良好,而供体猪来自在蓉高企——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奥格”)。

今年3月6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教授指导下,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及全院二十余名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将一个六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在这项突破性进展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六基因编辑猪来自中科奥格。

据介绍,此例病人为年龄69岁的女性,8年前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且为肾移植高致敏患者,没有适合配型要求的肾源,只能通过每周三次的透析维持。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和支持后,医院团队在结合既往动物实验及脑死亡受体异种肾移植的研究基础上,尝试进行突破性探索。

这是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将猪肾移植给活人的尝试,其余四例均由美国团队完成。令人欣喜的是,该患者已平稳度过术后40天,猪肾在其体内状态良好,目前已出院。

在这项突破性进展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六基因编辑猪来自中科奥格。中科奥格长期致力于基因编辑供体猪的开发、培育,已开展9例猪到人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占全球数量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异种移植供体猪的领军企业。据中科奥格创始人潘登科介绍,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DPF级(无指定病原体)的供体猪的公司,“此次医院团队也对我们提供的猪肾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我们倍感振奋!”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增大量终末期肾病患者靠透析维持生命,肾移植是治愈终末期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器官短缺的现状,导致许多患者在漫长等待中病情恶化,甚至失去生命。

“此次突破性研究,为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救治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证实异种移植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与技术的不断完善,异种移植有望成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转机。”窦科峰说。

深耕20余年创造多项国际、中国第一

猪器官生理功能、大小与人类较为匹配,在经过基因编辑后,有望像药物一样成为商业化产品,帮助无数等待中的患者延续生命……作为生物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异种器官移植为当下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提供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

潘登科已深耕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研究领域2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中科奥格通过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低免疫原性供体猪,开发出可移植的猪源红细胞、皮肤及肾脏等医用材料,并拓展其在生物医疗、医美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提供实验猪种质资源和技术服务。

特别是在异种移植领域,中科奥格培育了10余种基因编辑猪,向全国大部分机构提供了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基因编辑猪器官来源,创造了多个国际第一、中国第一;其为人类突破“移植荒”提供中国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异种移植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关键跃升,为构建人类健康注入科技原动力。

经过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中科奥格近期新进展不断——

今年1月7日,由窦科峰院士领衔的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原位植入脑死亡患者体内,实现国际首次基因编辑猪肝脏完全替代人体肝脏。此次基因编辑器官供体猪同样由中科奥格提供。

3月25日,中科奥格受邀出席《自然》(Nature)杂志全球新闻发布会。中科奥格参与的里程碑式研究成果《Gene-modified pig-to-human liver xenotransplantation》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潘登科表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是一个长期创新的过程,需要持续和专注。前路漫漫,中科奥格将继续深耕,致力于将四川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高地。“接下来,我们将研发新一代基因编辑供体猪,并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继续开展并推进临床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