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到203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要达80%以上,全产业链基本实现现代化
点击量:99时间:2023-11-09来源:四川在线

 

近日,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省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阶段提出未来几年四川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工作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7年,生猪优质产能达7000万头左右,出栏数量6000万头以上,猪肉产量460万吨左右,猪肉自给率达100%,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70%以上。生产水平、管理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大幅提升,生猪养殖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30年,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全产业链设施装备、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饲料、兽药、种业、屠宰等产业链科技运用达国际先进水平,生猪全产业链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规划》将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例如成都平原经济区产能规模设计为2160万头,布局36个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县。此外,《规划》还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工农业发展规划及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设定了规模化养殖目标。例如,到2030年,成都市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90%,而甘孜州和阿坝州不设目标。

《规划》还提出了9个重点任务。具体为建立生猪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猪种业、大力发展现代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标准化生猪屠宰、大力发展现代化饲料兽药生产、加强疫病防控规范化建设、推进生猪全产业链绿色化生产、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市场调控。

9个任务分别确定了具体目标,例如在现代生猪种业方面,要求到2030年,全省7个地方猪遗传资源及遗传材料保护率100%,育成新品种(配套系)2—3个,全省能繁母猪PSY(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平均达22头以上,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种猪场PSY达30头,创建四川省现代化生猪养殖示范场(种猪场)50个。

《规划》还在组织领导、财政支持、用地保障、环保支持、金融支持、保险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