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一 | |||||
![]() |
|||||
|
|||||
9月28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深入实施优质湘猪工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250.5万头,居全国第1位。 粮食总产连续第3年超600亿斤,其中双季稻面积、产量占全国1/4,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湖南贡献”。据农情调度,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7145万亩,超计划任务10万亩,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防返贫监测收入基准线提至7500元,截至8月底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近50%已消除风险,其余均落实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达250.0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8%。 近3年湖南建成高标准农田1310万亩,今年亩均建设投资标准3000元以上的项目达100万亩。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项目9100个,新增冷藏保鲜能力80万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较快增长,其中水稻、油菜分别达81.78%、66.55%,近3年年均分别增长1.77、2.11个百分点。 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产业强镇7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1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预制菜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1.8万个村分类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稳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首厕过关制”经验在全国推广,约40%的村庄实施了农村垃圾治理村民付费制度,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三级共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200个。 出台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法规制度、政策措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2022年底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望今年底实现清零,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农业水价等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