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溢山外,生猪送湾区,广州国企全链协同促共富
点击量:117时间:2023-09-18来源:广州日报

从深度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山沟沟里的“致富花”芳香千里外;生猪在广州育肥,种猪在安顺繁育,“两点式”生产让帮扶企业能“输血”更能“造血”。

一条产业链衔两地。

进入粤黔协作的新阶段,广州市属国企勇挑重担,发挥“公转”作用,坚持“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产业合作模式,巧用资源、优势互补,正探索创新一种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两点式”生产取长补短

生猪养殖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现状

毕节纳雍李子村的芳香产业香气袭人,安顺西秀的生猪养殖基地智能环保、种养结合。

占地面积800余亩、总投资4.1亿元的安顺生猪养殖基地,时下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存栏能繁母猪近1.2万头,年出栏仔猪约31万头。

走进刚刚落成的4层楼的猪舍内部,自动投喂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新风系统一应俱全。墙上的风机水帘,夏天温度一旦超过26摄氏度,就会自动启动换气功能。猪舍内产生的臭气,还能通过一道净化水洗设备,有效降臭除臭。

作为企业来说,帮扶既要“输血”,更要考虑“造血”功能。“从产业布局来看,我们结合广黔两地优势,采取‘两点式’的生产方式。”广州越秀农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越秀农牧贵州区域公司总经理刘忠告诉记者,生猪送往广州育肥,是由于广东靠近沿海港口,饲料原料价格低;种猪留在贵州安顺繁育,因为贵州环境好、防疫条件好。同时,还采取了“自循环”的繁育方式。这意味着,第一次引种以后,不再对外引种,这样的方式能够大大减少猪瘟的风险和防疫的压力。

该项目的发展,还能有效带动当地“功能农业”的发展。大西桥镇党委书记沈宽祥告诉记者,大西桥镇规划的蔬菜园区,日后将向着富硒、富锌的的“功能农业”发展。“随着项目的推进,以后我们对有机肥这块的需求将得到有效缓解。科技运用等新理念,也对当地企业主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沈宽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还能至少扭转周边三个“空壳村”的现状。项目的流转土地辐射周边三个村,因此每年村集体经济至少可以增加30万元的收入。同时,周边消纳用地,农业产业发展还需要大量临时工,也可以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我们大致测算了一下,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每年三个村的人均收入可以增加1000元。”沈宽祥告诉记者。

评论员观察:

培育东西部协作的参天大树

2020年,“80后”肖成荫作为越秀集团引进的人才,从外省来到贵州。他是该集团为贵州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所引入的600多位技术与管理人才、产业工人中的一员。“一切都是全新的。”作为安顺大西桥生猪养殖项目的运营负责人,肖成荫见证了越秀农牧食品利用国企的独特优势,迅速进入生猪养殖领域,实现“从0到1”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打通上下游,贯穿多产业。和粮食一样,生猪是一种基础产品、战略产品。生猪养殖则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集约化程度高的朝阳产业。从养殖、屠宰、深加工到产品销售,从田间到餐桌,越秀农牧食品优化产业布局,创新产业链对接模式,完善协作帮扶机制,联动培育主体,协同培育人才。与此相似,广汽集团把汽车产业特色与贵州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敢闯敢干敢创造,打造出从种植、加工、开发、生产到销售的芳香产业链,彰显了国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的责任担当。

陆海统筹,山海互济。事实上,生猪养殖只是越秀集团参与粤黔协作的拼图之一。从产业帮扶、金融帮扶和消费帮扶,到教育帮扶、就业帮扶和人才帮扶,越秀集团充分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培育出东西部协作的参天大树。又如,广汽集团通过捐赠资金,以所帮扶的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名义,设立从事芳香种植产业的木梳苗寨(即贵州木梳苗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广州国企厚植区域合作的沃土,打通区域经济动脉,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贡献了广州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