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北回族乡:生猪养殖按下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键”
点击量:215时间:2023-09-13来源:五河县临北回族乡政府

 

近年来,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谋划新方向、聚焦新坐标,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着力打造“党建+产业”模式,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持续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精准“立题”,让产业振兴有方向。临北回族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现有资源优势进行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通过走访调研、参观学习,将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攻方向,采取承包、租赁、合作、合伙、合营及独资等多种方式,以“自主经营”或“对外出租”等方式运营,全力推动全乡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走出了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的发展新路子。

二是精准“破题”,让绿色发展有基础。建立前坂村村生猪养殖基地,建立生猪养殖基地,基地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标准化猪舍3栋,分别是母猪繁育、保育和育肥猪舍。遵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池、自动饲喂料线、雾化消毒设备等设施,开启了养殖“智能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由人工向智能养殖的转型。通过完善猪场排污设施,运用三段式畜禽粪污水处理工艺,围绕环保、生产、生态,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全利用。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实现生态环保养殖的同时还给梅园韭菜、小香葱种植带来生态基肥,提升了本地蔬菜的品质,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态平衡”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三是精准“解题”,让农民增收有渠道。以壮大产业、致富增收为目标,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增强党建工作实效。临北回族乡生猪养殖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带动农户务工,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工程建设,实行同工同酬;运营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农民就业,优先带动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在养殖基地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户和养殖大户开始投资养殖生猪,全村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帮助8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基地今年预计出售生猪100头,村级集体增收5万余元。

下一步,临北回族乡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路径和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坚持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通过党建引领、政策项目扶持等举措,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带动村民共同发展、抱团致富。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