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乐山:“越马粽”火出圈 跑山猪有了新销路 | |||||
![]() |
|||||
|
|||||
“有了新产品,销路也就更广了,干起来也更有信心了。”6月18日,看着一大堆打包待发的“越马粽”,郑布金姑一脸愉悦地说道。 2020年,已在云南安家的郑布金姑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前景,于是回到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做起了跑山猪生意,她发动村民养猪,回收并销售。 马边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87%,喂养在深山里的跑山猪,肉质细腻,肥而不腻,很受市场欢迎。在郑布金姑的带领下,跑山猪成了烟峰镇不少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过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如何打开更多地销路也成了郑布金姑不得不努力去解决的难题。“我们主要卖生猪和腊肉,产品相对单一,主要销售地方集中在川内,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受市场的波动较大。”郑布金姑坦言。 得知郑布金姑遇到困难后,东西部协作马边工作队积极与其对接,深入实地了解困难、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当时我们想到临近端午节了,绍兴那边端午节粽子很受欢迎,大家就商量将跑山猪猪肉做成绍兴口味的粽子,在两地进行销售,既让跑山猪有了新的销售途径,也让绍兴市民能够吃到更美味的粽子。”在相关负责人的牵线搭桥下,绍兴市的食品企业为郑布金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支持,郑布金姑也开始了产品试制。 经过反复试验,粽子口感得到了大家认可。为感谢和纪念东西部协作马边工作队的帮助,郑布金姑为这些即将上市的粽子取名为“越马粽”。 “这些粽子的肉馅儿,是用地道黑猪肉加上绍兴的配方做的,酱香味特别浓,老少皆宜,非常受欢迎。”郑布金姑表示,货真价实加上别出心裁让“越马粽”在绍兴市和马边县都火出了圈,“今年我已经销售了10万个左右,消耗了74头跑山猪。” 开心的并不止郑布金姑。靠着“越马粽”的热销,马边县烟峰镇白家湾村村民鲁克子石的6头跑山猪今年不仅卖得顺利,更卖上了好价钱,“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今年全靠‘越马粽’,我的猪才卖得好,希望以后能开发更多产品,打开更多销路。” “越马粽”是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浙川山海情·越马一家亲”的感人故事将在马边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上演。(杨红梅、张华钦、甘国江/文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