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动保”推荐阅读【猪群保健】养猪场户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
点击量:223时间:2021-01-11来源:猪业科学

 

原创 孙玉霜,李文钢等 猪业科学 3天前

 

摘要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两年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阶段做好现有养猪场户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养猪特点和防控形势,从养猪从业者角度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方式、综合防控措施及防疫职责,以期为广大生猪养殖者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

 

  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我国发生首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涉疫养殖户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随后几个月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生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我国生猪养殖量在全球居首,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养殖区域集中密度增大,省际间人车物流动频繁,为病原体的流动提供了有效载体,也是造成非洲猪瘟在我国多省市迅速转播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对非洲猪瘟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存在集中暴发风险。那么面对非洲猪瘟,我们真的束手无措了吗?当然不是。文章从非洲猪瘟的特点、转播方式、防控措施、疫情处置等几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提高广大生猪养殖场户防控意识,做到科学有效防控。

 

1  非洲猪瘟特点

  非洲猪瘟有五个特点:一是家猪、野猪都感染;二是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不分大小和日龄;三是高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可达100%;四是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五是在我国非洲猪瘟划为一类动物疫病,如果发生必须报告。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耐酸不耐碱、耐冷不耐热的特点。该病毒的易感哺乳动物只有猪,对人没有感染性。该病毒传播较慢,在场内、场间传播速度和口蹄疫、猪瘟相比缓慢,存在同一场内相邻猪舍不发病情况。因此,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到位,能够有效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大大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2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一是直接接触传播,也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健康猪通过口或鼻接触患病猪、污染饲料与饮水、排泄物、污染的设施与车辆及设备和工具等都可造成直接或间接传播。二是经食物传播,在各国发生的疫情中,餐厨废弃物饲喂猪只也是导致病毒传入重要原因。三是猪被带毒的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感染。(亚)热带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载体,一旦带毒软蜱接触到宿主便难以清除。中国蜱有上百种,但现尚未有因蜱传播而发生的疫情报道。四是野猪携带病毒感染家猪,我国发生的疫情中也存在野猪感染家猪的情况。五是气溶胶传播。近距离空气传播也是造成病毒扩散的原因,据报道非洲猪瘟病毒2m以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3  综合防控策略

3.1  调运生猪时的防控

  目前全国各地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调运政策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调运前首先要了解输出地和输入地及途径区域调运政策,确保合规合法运输。在运输时加强对生猪及猪肉产品与运输车辆的消毒。运输时做好检疫,途中记录健康状况,不在疫区或受威胁区停留或填补物资。

 

3.2  生猪补栏时的防控

  补栏购买的仔猪或育肥猪必须来自非疫区,并详细了解猪只健康状况、查询接种疫苗的品种、时间、剂量、厂家等免疫背景。如未进行强制免疫必须及时补免并进行隔离观察,大规模采购生猪时要对所购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抽检,当免疫抗体水平合格后再购买,将疫病传入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3.3  种猪引种时的防控

  在种猪引进过程中主要在隔离观察和消毒上做好防控。从疫病防控角度提倡自繁自养。对于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避免引进种猪。如需引种,做好引种前检疫,查询引种场生产、防疫、检疫合格证及免疫、驱虫记录。在种猪到达引入场1周以前,应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清扫消毒。种猪进场后进入隔离区进行1个月的隔离观察再合群饲养。仔猪和其他育肥猪购入同样参照种猪要求,但是隔离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短15d。

 

3.4  严禁饲喂餐厨垃圾

  “泔水猪”食用未经消毒餐厨垃圾,易引起各种疾病,作为病原携带者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和人畜共患病发生的概率。这些猪的肉品极有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食用后影响人体健康。农业农村部64号公告规定泔水饲喂生猪必须经过高温消毒,且在已经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及其周边省份的养猪场(户)禁止饲喂。当前全国多数省份已经严格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但目前有的地区一些散养户仍存在自家餐厨垃圾喂猪情况。加强宣传,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也是当前防控非洲猪瘟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3.5  防止家猪与野猪接触

  俄罗斯2008年至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猪瘟疫情中,4.1%的由与野猪或散养猪接触引起,我国吉林、湖北、陕西等地也发现了野猪感染。在与其他国家接壤山区野猪自由活动,邻国一旦发生疫情将造成跨地域、跨品种传播。因此要做好边境区域隔离措施,设置家猪散养区物理隔离带,严禁野外散放家猪,严禁将家猪散养区域设置在野猪出没风险区域。

 

3.6  加强猪场内部饲养管理

  目前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疫苗可供使用,因此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防止各类疾病在场内、群内或向外界传播,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3.6.1  设置合理的场区布局和运行流程

  将猪场生活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设有屏障系统,养猪管理中明确净区和污区的区别处理意识,生产流程中减少各区交叉,降低病原传播风险。

 

3.6.2  做好日常免疫工作

  做好猪群基础免疫,提高群体免疫力,是疫病防控的基础。选择正规厂家疫苗,确保疫苗质量,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时开展抗体水平监测,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猪只及时进行补免,保证猪群免疫抗体保持在有效水平。

 

3.6.3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制定不同生产环节有效的消毒制度并落实到位,严格控制场内人员、车辆、物品及猪只的流动。消毒措施确保将养猪场环境中病原体浓度降至能够侵袭易感动物浓度之下。做好养猪场内犬、猫、鸟、蚊蝇、蜱螨等可能的病原传播媒介的控制,做好病死动物、粪污废弃物处理,确保不通过环境等各种因素扩散病原。

 

4  履行好防疫职责

4.1  做好防疫及时报告

  养猪场户要掌握猪群整体抗病能力,配合当地兽医部门日常采样监测排查等防控工作,特别是出现集中急性突发疾病或死亡等现象时,及时报告当地兽医站。如果出现病死猪,不要随意移动至其他区域,防止疫病在猪场内传播,甚至造成移动区域内的各猪场间扩散,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冲击与损失,也存在被追究隐瞒疫情不报告或其他造成社会危害等的法律责任风险。

 

4.2  疑似非洲猪瘟的处置

  养猪场户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时,应立即隔离猪群,限制猪群移动,并立即通知当地村级防疫员或当地兽医机构即养猪场所在乡镇兽医站。动物防疫人员会及时赶赴养猪场现场,进行早期识别感染判断,一旦发现疑似疫情,会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养猪场户要积极配合动物防疫相关部门做好移动监管。

 

5  科学消费,促进养猪业发展

  非洲猪瘟给百姓带来了一定恐慌,或多或少影响了的猪肉消费,间接对养猪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降低养猪户的损失,让消费者正确认识当前疫情与生猪产品的关系,养猪户更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一旦发现也必须进行扑杀处理。但作为养猪场户也应要做到科学安全消费。一是购买超市、农贸市场、鲜肉店等正规销售点经过检验检疫才被允许上市的猪肉;二是加工和处理猪肉做到生熟分开进行,防止将生猪肉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即食食品或环境;三是烹饪时做到70~75℃加热30min以上;四是按照市容和环境卫生相关管理办法正确处理餐厨垃圾,切忌饲喂生猪。

 

  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是当前非洲猪瘟背景下对养猪场户的基本要求,也是猪场生存需求,因此养猪场户要加强与兽医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助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选自《猪业科学》2020年第12期“猪群保健”栏目:P94-96(版权归《猪业科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阅读更多内容可见网站:http://www.csis.cn。

 

 

 

《猪业科学》征稿

 

如您有好的文章希望与广大同仁分享,请将稿件发至邮箱:

 

swineonline@263.net

 

招聘启事

  《猪业科学》(月刊)杂志自2006年更名以来,受到业界普遍关注和欢迎。据中国知网统计,该刊物成为行业刊登文章、发行量、广告刊登、订阅量之最。目前实施全媒体拜访报道,多平台联动呈现发展战略,需要大批有志青年,面向社会招聘实习生或毕业生。

 

  联系人:孙德林

  电话:13701057839

  E_mail:delin518@x263.net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