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铜仁生猪产业之“怎么养”丨全产业链布局 一二三产联动
点击量:1457时间:2020-09-25来源:贵州日报

编者按: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今年以来,贵州按照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总体要求,聚焦“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将生猪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致富产业、民心产业来发展,全力打造百亿级生猪产业集群。铜仁作为传统畜禽养殖地区,如何走好生猪产业发展之路?请看“关注铜仁生猪产业”系列报道。

  “3个人养2000多头猪,既轻松又省力。”9月21日,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盘石镇盘石村香炉岩生猪代养场,务工村民田秀桥给猪投完饲料,悠闲地走出圈舍。  去年底,盘石村2000头养殖规模的香炉岩生猪代养场建成投产后,以每月3000多元的薪酬,在村里聘请了3名养殖工人,田秀桥是其中一员。  “3个人养2000头猪?这肯定是一门‘苦差事’!”当村干部提出请田秀桥到养殖场上班时,他心里犯起了嘀咕,养了几十年的猪,每年养两三头都费劲,何况是2000头。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过去广大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并采用传统的“煮潲”方式喂养,谷糠、瓜心、菜叶、野菜、剩饭剩菜等就是猪饲料。  “由于缺少粮食,头一天就得到山上采集几十上百斤的猪草,作为第二天的猪饲料……”田秀桥说,那时候养猪没尝到什么甜头,反而吃了不少苦头。  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还包吃包住,田秀桥决定到养猪场上班试一试。饲料自动投放、粪便自动清理,而他们每天只需按时投喂和消毒,这让他感叹不已:“这样的差事,再养1000头都不觉得累。”  不仅养殖方式从传统“煮潲”喂养变为现代化科技养殖,而且猪苗、饲料、技术和销售都有大公司做“靠山”。  “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和养殖技术等服务,我们只负责养殖,有效降低了成本和风险。”盘石村村主任杨俊峰说。

  松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农业发展基础,多年来,该县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责任链压实”的思路,将生猪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先后通过引进德康农牧有限公司、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合作社实体化运行和生猪代养场“村社合一”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  

  2012年3月,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盘石镇碉边林场修建了一座年产10万头猪仔的高端种猪繁育场。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在松桃培育了119个家庭代养农场,覆盖松桃东部片区的盘石、正大等10个乡镇。  盘石村香炉岩生猪代养场正是119个代养场之一,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领办,养殖大户负责具体管理和经营。  “上个月第一批生猪出栏,一个养殖场就赚了40多万元。”杨俊峰说,这样的养殖场村里目前已建成投产2个,此外,1个4000头和1个3600头养殖规模的养殖场正在建设中。 

 “建设养猪场的钱哪里来?”记者有些好奇。 

  杨俊峰说:“我们负责出场地,县级平台公司投资建设圈舍,并通过租赁的方式交给村集体经营。”  据了解,松桃成立了星旺、惠民两家专门服务生猪养殖的政府平台公司,通过整合部门力量,在远离学校、河流、村寨的地方选址建设标准化养猪场。  目前,松桃已建成年出栏12万头商品仔猪二元母猪扩繁场3个,年出栏15万头商品仔猪二元母猪扩繁场1个,商品猪养猪场327个,并鼓励村民自建养猪场200多个。

  松桃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是铜仁促进生猪产业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单一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的一个缩影。  铜仁市将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全力打造百亿级生猪产业集群。 

 按照“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联动融合,做大经济总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规模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战略,做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大文章,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发展。

  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将传统的散养模式转化为现代化规模养殖,该市引进温氏、德康牧业、铁骑力士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92家,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50个。 

 依托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养殖,铜仁市鼓励企业改造升级养殖场圈舍和装备,推进养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构建从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加工到市场的全环节、全链条、全流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8月中旬,铜仁全市存栏生猪203.54万头,存栏能繁母猪19.66万头,出栏生猪159.53万头;惠及1.8万户近7万农村群众,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江佳佳

 

责任编辑 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