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动保”推荐阅读【养猪一点通】浅谈中小型猪场自动饲喂系统
点击量:280时间:2020-09-18来源:猪业科学

 

原创 邱祁,马源等 猪业科学 昨天

 

 

 

摘要

  文章介绍了现有自动化饲喂系统,包括输料机械种类,固态料和液态料饲喂系统,分析对比了两种饲喂系统的优缺点及目前国内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型猪场饲喂现状和痛点,进一步介绍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要点。中小型猪场因其资金承受能力有限和养殖人员专业程度参差不齐,现有自动饲喂系统需要根据场地以及猪场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改动适应,提供高—中—低配等不同选择模式,降低硬件占比,提高软件功能,做到设备功能集成化,移动化,达到一机多用的状态。

关键词

中小型猪场;自动饲喂;饲养风险

 

引言

  中国生猪养殖量近30年来呈上升趋势,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增长迅速,生猪存栏量由1985年的33140万头增长为2013年的47411.3万头,增长率为47%,出栏量由1985年的23875万头增长为2013年的71557.3万头,增长率高达177%。随着年出栏量在3000头以上的大型、超大型猪场越来越多,猪场科技采用量也越来越高,由于饲料占据较大经营成本,自动饲喂系统得到猪场的重视并应用起来。

 

  自动饲喂系统对猪群的健康生长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其合理分配进食时间和灵活把控饲料质量可以有效减少猪的应激和器械损伤,降低猪病发生率;可提高母猪怀孕周转率,降低存栏淘汰率,即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同时自动化操作可以减少饲料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散漏损失,准确充分地利用饲料,增强饲料的运输安全性,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污染而造成潜在的猪病危机,可保持新鲜饲料供应,严格进行防疫工作的落实。

 

目前年出栏在3000头以下的中小型猪场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这类猪场主要还是采用人工喂养或者半自动饲喂,虽然国外自动饲喂系统不断引入,国内也开始开发适合国情的对应设备,从实际应用来看,适合中小型猪场的规模化设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下分析了国内自动饲喂系统现状以及中小猪场的发展痛点及其自动饲喂设备的可能发展趋势。

 

1  现有自动饲喂系统

  猪场自动饲喂系统主要有供料和喂料两大部分:供料系统主要包括料塔(储料装置—塔上部设有顶盖,四周材料防湿防潮)、主驱动动力装置、输料设备、电控设备等;喂料系统主要有落料器、干湿料槽或定量桶、调节设备、电控设备等。作为饲喂系统中的输料机械主要有以下两类:具体特性、应用见表1。

  实际应用中,主要以索盘式为主,或索盘、绞龙联合使用。猪场自动饲喂系统主要分固态料(含水率14.5%以下)自动饲喂系统和液态料(含水率70%以上)自动饲喂系统,其中我国固态料自动饲喂系统使用范围比较广。详细种类介绍见表2。

  液态料是用水稀释并与原料均匀搅拌混合后的液体型饲料,从而可以以泵作为动力输料,这样也可以使得料线的安装布置更简单也更灵活,输送距离也可以更远。液态料本身的优势也远大于固态料,原本传统饲喂模式就是人工混合湿料,对于原本就爱吃湿料的猪群来说液态料的适口性较之固态料大大提高的同时,饲料转化率也能得到提升,同时液态料也更好地保障了猪只健康,总的来说液态料饲喂设备的优势明显,未来会更广泛应用于猪场。但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地区经济有差异,大型、超大型猪场总量很低,同时长久以来的饲喂习惯导致两类自动饲喂系统具体实际应用现状与国外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见表3。

2  中小型猪场状况

  我国养猪业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成本、养殖场地以及先进养殖技术等各种因素限制了养殖户的猪场生产规模,所以我国养猪业生产格局主要还是以中小型猪场为主,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状况:

 

1)设备成本

  由于自动化设备价格较昂贵,可以承受高成本的猪场并不多,所以中小型猪场只有少部分发达地区做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大部分猪场还是纯人工或半自动化生产模式,硬件设施的投入并不全面。纯人工的劳动力成本会导致本就利润不高的猪场生产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且长久以来此种发展模式弊远大于利,耗时费力生产收益也不稳定。半自动化生产需要掌握相关技术能力的人才,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有提高,且需要支付的工资量也随之增加,多数养殖户在人才资源上不愿花费成本导致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不稳定,阻碍了自动化设备发挥最大利用率。

 

2)不同发达程度地区

  养猪龙头企业有温氏、牧原、正邦等,其主要位于广东、河南、江苏等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均属于发达地区,包括其周边区域也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能力较强可承受先进设备的成本压力,东、西部地区经济、场地因素有利于进行大、中型规模的养殖,而欠发达地区相反一般属于中小型规模养殖。但考虑到环保的压力,现在有“南猪北养”的趋势,不少企业在东北地区建立大型、超大型养殖场,这样对于中小型猪场来说压力更大。

 

3)饲养风险

  中小型猪场由于资金有限,在密度很大的猪舍环境中并不能完全确保温度的调控及时,所以猪病也容易在其中流行。尤其因为大部分养殖户将主要资金投入到饲料中,并不重视对环境因子的调控,所以饲料转化率并不高。由于一系列自动化器械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人员未能使器械规范运转工作,不仅不能发挥出本身的功能,还可能导致出现新的问题。

 

3  发展趋势

  虽然随着国外先进饲养设备的引进以及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国内自动饲喂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多年下来,能规模化推广的设备却很少,考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国外设备难以直接应用于国内猪场,因为饲养物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差异较大;2)国内企业研究起步较晚;3)国内南北差异,地区差异较大,需要精确针对性产品;4)中小猪场占比很高,效益不高,难以承受自动化设备价格。

 

  基于以上判断,饲喂设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饲喂设备不一定需要全自动化,因为故障率和成本都比较高,这对于中小猪场特别是小猪场是难以承受的;2)操作必须简单,设备要耐用,电动车叠加通用上下料装置简单耐用,吸引了不少农户购买;3)针对不同地域气候状况以及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开发对应的饲喂设备,特别要考虑到不同规模猪场承受能力,开发高—中—低配置;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和生长周期都适应的饲喂设备,开发移动式送料设备,将饲喂设备和环境监控设备集成在移动小车上;5)在集成化程度更高以后,由农科院等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发不同类型猪种的饲喂标准,按标准调节饲喂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型养猪场,根据生产猪群的不同生理阶段及其承担的不同生产任务,实施分阶段饲养,对于提升猪场生产经济效益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猪群的供料方式,在不改变猪群饲料营养结构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使用饲喂设备,进而在保证各阶段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中小规模的猪场也可选择与大企业接口,依托大型产业化、设施完善且策略全面的养猪大企业,通过各类猪场的明确分工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养殖工作,这样也能由大企业来承担先进养殖设备的一定成本,减轻了中小养殖户的经济压力,在保障了猪场经济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更大空间可以去提升养殖的专业性。

 

本文选自《猪业科学》2020年第8期“养猪一点通”栏目:P137-139(版权归《猪业科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阅读更多内容可见网站:http://www.csis.cn。

 

 

《猪业科学》征稿

 

如您有好的文章希望与广大同仁分享,请将稿件发至邮箱:

 

swineonline@263.net

 

 

 

招聘启事

 

 《猪业科学》(月刊)杂志自2006年更名以来,受到业界普遍关注和欢迎。据中国知网统计,该刊物成为行业刊登文章、发行量、广告刊登、订阅量之最。目前实施全媒体拜访报道,多平台联动呈现发展战略,需要大批有志青年,面向社会招聘实习生或毕业生。

 

 联系人:孙德林

 电话:13701057839

E_mail:delin518@x263.net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