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施秉携手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点击量:1499时间:2020-09-15来源:黔东南日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临安区结合施秉县实际,把帮扶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助推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富民产业。投入1000万元帮扶资金在施秉县双井镇把琴村、黄琴村建设年出产10000头生猪的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内容包括修建圈舍4栋,圈舍面积8000平方米,流转土地200亩并平整,建设猪槽料塔4个及饲料管道,建设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配套氧化塘、有机物处理等,建设管理用房、库房、蓄水池、围墙、道路硬化、水电等配套设施。项目预计在今年12月底完工,将会有第一批“金猪”成功出栏。

  施秉县双井镇地处施秉县东南部,自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脱贫富民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贫困原因复杂、主导产业种类单一,养殖多为零散的家庭式发展,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也较为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成了“授人以渔”的香饽饽。

  在双井镇把琴村生猪养猪场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吴晓曦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自9月起,项目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养殖场建设所需材料已经全部进场,整个项目建设预计在12月投产,年出栏量10000头,预计一年的收入可达300万元!”和他一起忙活着的还有几个来自附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家都挽起袖子,干劲十足。

  龙应江是黄琴村民,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由于缺乏技能,家中有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他一直靠在工地上打零工为生,微薄的工资成了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生猪养殖场项目启动建设以来,龙应江和像他一样的当地贫困群众在这里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养猪场就在我们村里,来这里工作我不仅挣到了钱,还学会了养猪技术。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变好了,今后,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将日子过得更好。” 龙应江说。

  受益的不止龙应江一人,项目建设以来,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基本模式,实行“保底分红”运作模式,使村级组织与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该项目扶持双井镇黄琴村、把琴村等5个贫困村村集体发展壮大,受益群众1000户4528人。据了解,养殖场建成投产后,项目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利益联结贫困村集体所有,项目实行“保底+利润”分红的方式,盈余利润的70%(帮扶资金的5%保底)用于分红,利益联结覆盖贫困人口550人,人均年增收500元;剩余30%利润用于该镇扶投公司滚动发展,预计可吸纳2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责任编辑 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