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突出“五抓” 强力推进生猪产业纵深发展
点击量:1689时间:2020-04-01来源:贵阳市农业委员会

  阳春三月,百业待兴。

  省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坚决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和恢复生猪生产的要求,在省领衔领导的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紧紧围绕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认真践行“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突出“五抓”,强力推进全省生猪产业纵深发展,坚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据调度,截止2月底,全省出栏生猪347.59万头,完成全年目标的19.3%。

  一、高位推动,抓好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省领衔领导先后主持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和一次生猪产业现场推进会,研判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聚焦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引领性问题,专班多次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出台《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振兴生猪产业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下达各地今年生猪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生猪产业发展明确了顶层设计。

  二、夯实基础,抓好扩群增量

  生猪存栏,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专班坚持“因时因地因势而宜”的方针,推动全省生猪产业立足当前保供给、着眼长远促转型。一是夯实良种基础。2020年全省申报境外引种共1.3万头,计划跨省引种共10.4万头。3月25日德康集团从荷兰托佩克国际育种公司引进500头“法系种猪”用于组建核心育种场,预计每年可生产优质纯种母猪4000头,优质纯种公猪2000头。二是夯实产能基础。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将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从 1000 -1200 元增加至1500元。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对符合规定的种母猪养殖场,给予贷款贴息。三是夯实养殖基础。实施“大场带小场”行动,“大场”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收购、租赁、托管、入股加盟等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生猪养殖,仅“9+3”贫困县区通过“大场带小场”方式,今年至少新增生猪出栏42万头,带动4.2万人增收脱贫。

  三、加大招商,抓好项目落地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3月13日在2020年全省生猪产业推进会现场同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省65个生猪重点项目预计3月底前开工55个,8月底前可实现全部开工,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生猪产能700万头、新增饲料产能65万吨、新增生猪屠宰及精深加工230万头,预期带动21万户70万人实现增收。突出抓好东西部协作“三个100万”项目,力争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四、统筹兼顾,抓好复工复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省生猪专班坚持“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的工作方针,编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猪养殖潜在风险及对策措施》等技术资料,对125家重点龙头企业跟踪调度,公布调度热线电话,协调开设“绿色通道”着力打通人流、物流“任督二脉”,倾力保障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及时解决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企业诉求,为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摁下“快进键”,推动全省生猪和饲料加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五、聚焦重点,抓好要素保障

  省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组建贵州省服务生猪产业专家团队,按县分片区实行点对点技术服务,每个重点县至少有3名服务专家。拟从专项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按一定比例放大共同设立资金池,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生猪产业。研究梳理项目、资金、金融、土地、生态环境、人才等有关支持政策,推动形成一套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

 

责任编辑 乔春玲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