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动保”推荐阅读【主题策划】后备公猪的选育与培育
点击量:577时间:2020-01-14来源:猪业科学

 

原创 邓亮,朱琳等 猪业科学 昨天

 

 摘  要

 

在非洲猪瘟疫情逐渐趋稳之后,养猪业开始大量复产甚至扩产,这其中的后备种猪的选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种用公猪的优劣对后代性能的影响巨大。文章综述了后备公猪的选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选育目标,从品种到性状的侧重点;其次,通过层层选择,从仔猪到生产公猪,逐步淘汰,留下最优个体;最后,再通过科学的调教,使采精变得容易,让精液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

 

 关 键 词

 

引入品种;公猪;选育;调教

 

猪肉是大多数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蛋白来源。即使在非洲猪瘟影响下猪肉价格走高,人们仍然愿意承受着比以往高得多的价格。但是正所谓“粮猪安天下”,充足的市场供应和合理的价格对社会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养猪的成效取决于“种、料、管、防”,即优良的种猪、精准营养的饲料、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疫病防控。

 

这其中种猪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种公猪,商品猪的生产成绩有50%取决于公猪。由于疫病,大量种猪死亡,为配合养猪业的全力复产,猪场势必需要重新引入大量种猪,后备猪将成为一个猪场的未来,文章梳理了后备公猪的选育和培育相关问题,为公猪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1   引入品种概述

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主要靠三个外来引入品种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白猪。它们组成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模式是世界主流的猪肉生产模式。文章简单介绍这三个品种的特点和后备公猪选育时侧重的性状。

 

 

1.1 杜洛克

 

杜洛克(duroc)是最常用的终端父本品种,具有优秀的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杜洛克原产美国,由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培育而来,合称为杜洛克-泽西红,后又简称杜洛克。

 

杜洛克外貌特征:毛色棕红或金黄色,有的品系偏黑色;头小轻秀,嘴短直,双耳中等大小,略前倾,耳尖稍下垂;背腰平直或稍弓;体躯宽厚,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多直立。

 

繁殖性能:母猪6~7月龄开始发情。繁殖力稍低,初产产仔数9头,经产产仔数10头。

 

生长肥育性能:前期生长慢,后期快,平均日增重可达767g,达100kg体重日龄为167d左右,料重比2.4∶1左右,胴体瘦肉率64%左右。

 

杜洛克基本作为终端父本使用,所以选择种公猪主要参考性状是达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选择依据是由以上三个性状计算得来的终端父本指数。

 

 

1.2 长白猪

 

长白猪,又称兰德瑞斯(landrace),原产丹麦。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狭长,耳大前倾。背腰平直不松弛。体躯长,前驱窄,后躯宽,呈流线型。大腿丰满,蹄质坚实。

 

繁殖性能:6月龄出现性行为,9~10月龄体重达130~140kg时开始配种。初产产仔9~10头,经产产仔10~11头。

 

生长肥育性能:肥育期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胴体瘦肉率高。在良好饲养条件下,168日龄体重可达100kg。平均日增重753g左右,料重比2.55∶1,胴体瘦肉率65%左右。

 

长白猪常作为第一父本使用,选育时需要同时关注繁殖性状——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从断奶到配种的天数;生产性状——达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选择依据是根据上述性状计算而来的母系选择指数。

 

 

1.3 大白猪

 

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猪(Yorkshire),大白猪(large white pig),原产英国。体型外貌:被毛白色(允许少量黑斑),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四肢较高,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

 

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在6月龄左右,繁殖力强,初产产仔数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2头。

 

生长肥育性能:肥育期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在良好饲养条件下,170日龄体重可达100kg。平均日增重747g左右,料重比2.6∶1左右,胴体瘦肉率65%左右。

 

大白猪在三系杂交体系中常作为第一母本使用,选育时也需要同时关注繁殖性状——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从断奶到配种的天数;生产性状——达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选择依据是根据上述性状计算而来的母系选择指数。

 

 

2   后备公猪的选育方向

由于市场变化或者企业战略改变,不同时期对后备公猪的选择也各有侧重点。长时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量大,高效的产肉性能是种猪选育的主要目标,所以父系种猪关注产肉性状和生长性状,母系种猪对产肉性状和繁殖性状兼顾。随着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吃饱肉不再是主要目的,健康、美味成了消费者的追求,肉质性状成为种猪选育的重要参考性状。

 

同时,不管消费者喜好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模式是养殖企业始终的追求,饲料利用效率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所以,有清晰的目标,有主选性状和恰当的权重对公猪的选择和培育至关重要。

 

 

3   后备公猪的选留

从仔猪到生产公猪,需要层层选拔,因为公猪需求量小,每头公猪后代量大,就需要高强度的选择。最终剩下的后备公猪在5%左右。

 

 

3.1 出生后初选

 

小猪出生后即可进行初选,及早初选能够尽早将不需要选留的公猪进行阉割处理,减小对猪只的应激。初选的原则:1)系谱清晰,父母生产性能优异;2)无遗传缺陷;3)耳缺清晰;4)尽量选同窝中体重大的;5)每窝不要留太多。

 

 

3.2 断奶二选

 

在后备猪断奶后,再次进行二选。参考母猪的哺乳率和断奶窝重,在同窝中淘汰生长发育不好的猪;保留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群体均匀的小公猪。

 

 

3.3 四月龄三选

 

后备猪4月龄的时候,进行第三次选留。这次选留要注意后备公猪的体型外貌和雄性特征,选留符合品种特征和具有优秀种用公猪特征的后备猪。具体来讲如下,头型:要求清秀,无腮肉或小腮肉。

 

耳型:要求符合本品种特征外貌。

 

腰肩:要求腰肩平直、腰肩结合良好,过渡平稳。

 

后躯:要求丰满、肌块明显。

 

四肢:要求健壮、直立、行走自如、步态轻盈。

 

蹄:两蹄齐整,无卧系。

 

乳头:杜洛克猪要求6对以上,长白猪、大白猪要求7对以上,无副乳头、瞎乳头和内翻乳头。要求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小适中、一致对称,包皮小,无积尿。

 

 

3.4 六月龄后选留

 

此时,后备公猪已经性成熟,体重在100kg左右。主要参考其生长性能进行选留,包括达100kg体重日龄、日增重、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按照育种方向来确定不同测定性状的选育占比,计算育种值,为后备公猪选留提供重要数据依据。同时淘汰掉生长发育不达标,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和有疾病或检疫不合格的公猪。综合考虑育种指数和体型外貌来进行后备公猪的最终选留与引种。

 

 

3.5 配种前选择

 

选留的后备公猪在配种前需采血检测,观察其性欲、爬跨能力和精液品质等,淘汰不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和种猪育种需要的个体,使生长性能好、体型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的公猪最终进入到育种群。

 

 

4   后备公猪的调教

后备公猪经过调教后顺利爬台与采精,才能发挥其种用价值。科学的调教至关重要,使公猪养成正确的爬台和射精习惯,避免采精困难或损伤公猪。后备公猪从6~7月龄即可调教。调教前挤出公猪包皮憩室内的积尿,剪短阴毛。

 

对不同猪只有不同的调教方法。对于性欲旺盛的公猪,调教方便,直接用假台猪即可,具体方法如下:将其他公猪的精液或发情母猪的尿液、阴道分泌物涂在假台猪后侧,然后将待调教公猪赶到假台猪处;公猪闻到气味后会主动啃咬假台猪;人工按摩公猪包皮,刺激公猪的性欲,直到公猪爬台,抽出猪鞭。这类公猪比较容易调教,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公猪养成良好的射精习惯,不要内射和射不尽,降低了精液的利用。

 

有些公猪一开始不爬跨假台猪,但是对母猪有强烈的性欲,可以用发情旺期的母猪进行调教,使其爬跨假台猪。先将母猪赶到假台猪旁边,同时假台猪上也要涂上母猪尿液、阴道分泌物或者其他公猪的精液;将被调教公猪赶过来,用发情母猪刺激公猪性欲;当公猪性欲高涨,要爬跨时,迅速赶走母猪,将公猪移到假台猪上,让公猪爬跨假台猪。

 

对于不爬台的公猪,也可用观摩法,通过让其观看其他公猪的射精,学习公猪爬跨的动作,并能刺激其性欲,然后按照上述操作进行调教。

 

 

5   后备公猪的淘汰

对于已经选到公猪站开始调教的后备公猪,在正式成为种用公猪之前,因为种种原因都有可能被淘汰。淘汰标准的制定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能否被调教成功、精液品质是否达标、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攻击行为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等。一般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还未调教成功,不能采到精液就要考虑淘汰了。在公猪调教成功后,连续两个月的猪精都达不到使用标准的公猪也可以考虑被淘汰。

 

 

 结   语 

种用公猪的价值不言而喻,如何科学充分地利用公猪的遗传价值,使公猪携带的优秀性状体现在后代身上,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公猪的利用从后备公猪的选育开始。综上所述,选择种用公猪之前,首先确定品种选择;然后根据猪场发展计划确定选择方向,是侧重生产性能还是繁殖性能,或者是肉质性状,有计划地挑选后备公猪。确定选择侧重点之后,从出生后的初选、二选、三选、四选和配种前选择,正式成为后备公猪;经检测无疫病后进入公猪站,经过调教即可成为种用公猪。

 

文章简述了后备公猪的调教和淘汰标准,科学地调教,能更好地利用猪精;淘汰掉不宜做种的公猪能提高公猪群体水平。同时为了使群体中最优异的遗传资源能够延续下来,需要保证种用公猪都是优中选优,需要高选择强度,公猪的留种率小于5%。做好这些要点,就能够选育出优质的种用公猪。

 

 

 

本文选自《猪业科学》2019年第12期“主题策划”栏目:P52-53(版权归《猪业科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阅读更多内容可见网站:http://www.csis.cn。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