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珍芳团队科研成果带动合作农户增收百亿元
点击量:1769时间:2019-01-17来源:南方日报

  “目前已实现了种猪以本地化自主研发为主的新格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对中国养猪产业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日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温氏集团研究院院长吴珍芳及其团队研究的课题“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瘦肉型猪育种技术创新

  “猪粮安天下”,我国生猪生产和消费占世界的一半,养猪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几乎是主要农作物产值的总和,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猪肉消费快速增长,且90%需求量是瘦肉,但国内长期依靠从国外引进瘦肉型种猪来进行肉猪生产。”吴珍芳介绍,要满足我国规模化瘦肉型猪养殖业蓬勃发展,必须自主研发符合中国养殖条件和市场消费需求的种猪。

 

  吴珍芳长期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工作,从1998年起开始瘦肉型猪育种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长期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育种关键技术创新,自主成功培育了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并在10年前开始投入市场,随后大规模推广应用,以满足我国现代养猪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吴珍芳介绍,获奖项目“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解决了我国瘦肉型猪育种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种质依赖进口、生产效率较低等重大问题,创建了四元杂交配套的瘦肉型种猪育种新体系和中国特色现代养猪产业发展新模式。“这背后是百余名研究骨干、千余名科技人员的智慧成果。”

 

  累计创产值2399亿元

  除了成功培育种猪新配套系外,项目创新了瘦肉型猪分子育种技术,有效提高了遗传改良效率;创建了大型种猪数据信息分析平台,可以实时对种猪个体进行遗传评估;创新了种猪个体饲料转化效率和肉质活体评定新方法和新设备,实现了饲料高效利用和肉质的同步改良;项目还创新了瘦肉型种猪体细胞克隆等扩繁和配套养殖技术,解决了优良种猪遗传传递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问题等。

 

  “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是非常典型的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一直以来,吴珍芳及团队积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与校企合作单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一起培育种猪并及时转化。项目成果推广至全国30个省份,累计创产值2399亿元。仅在温氏集团养猪产业的推广应用,年产值达350多元亿,并以年20%以上增长,带动合作农户增收164.3亿元,近三年农户增收96.9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育更多“华系”种猪

  阶段性成绩是暂时的,未来更可期。吴珍芳表示,高效瘦肉型种猪的选育方法虽有突破,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将选育和选配工作进行得更精准、更高效,是接下来我们这个项目进一步深入拓展的方向”。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市场对猪肉的消费特点需求不同,一个品种的种猪不能适用于全国,对不同区域进行种猪选育的细分,培育适合本地化最佳组合的种猪配套体系也是该项目亟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吴珍芳坦承,目前我国养猪产业的生产水平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也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养殖生产条件、品种配套、猪群健康、环境控制等方面。养猪产业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提高养殖的整体水平。“我们将致力于培育更多‘华系’种猪,满足各地养猪产业发展需求,打响‘华系猪’品牌。”吴珍芳自信地说。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