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传统地方猪保种理论,迎接地方走向市场新时代
点击量:1739时间:2017-11-21来源:猪业科学

 

  耐粗饲、抗病性好、抗逆性好是地方猪种毋庸置疑的优势,地方猪种是我国特有的宝贵遗产,要保护好、开发好、研究好。2017年11月19-20日,华夏地方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会在黄山胜利召开,南京农业大学王林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潘玉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方美英教授、黑龙江省农科院刘娣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殷宗俊教授等、莱芜市畜牧局魏述东局长等专家教授近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地方猪的保种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移民反宾为主,土著锦上添花,二者融合互补,华系共霸天下”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潘玉春教授在对地方品种遗传价值的一个评价,借用潘玉春教授几首诗来总结他的观点:

 

关于安全和品牌

安全诚可贵,风味价更高

品味与品味,方为大目标

品牌作载体,条件反射妙

记忆加联想,高贵与美好

 

关于育种与用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育种应慎重,用种是首选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不是解放前,去芜存菁莫走偏

现代科学多汲取,正确把握福利观

 

  大家都知道地方猪种宝贵,需要保种,那么到底该怎么保?中国农业大学方美英教授在《基于60k SNP芯片的中国地方猪种保护策略研究》报告中指出,虽然我们在进行地方猪种的保种和开发,但由于经济利用关系,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猪上,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例逐渐取代了地方猪种,占据了世界养猪生产的主导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有较丰富的猪种资源,由于盲目引进外来品种杂交和保种措施不当,造成地方猪种的退化和锐减;世界性的猪遗传资源危机已经严峻的现实。但实际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早期的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存在不科学性。如保种群体特性如何保存,近交程度如何控制;杂交优势如何利用,以及各地方独特猪种特色是否深度揭示等方面都有待讨论,而这些都与遗传资源的评估有关,只有做到准确,才能更好利用。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分子数据用以解析猪的种质特性,尤其是中国优异地方猪种特性的揭示将为中国以及世界猪种的培育和改良做出贡献。

 

  安徽农业大学殷宗俊教授指出了地方猪种保种存在的5大问题:产业难度大、市场冲击大、消费群体有限、优质难以优价、品质很难保证。我们也要正视我国地方猪的劣势,比如生长慢、瘦肉少、周期长、效率低;耐粗饲但缺乏专用饲料,饲料成本难降;繁殖力强但小群体下退化明显;肉质优良、健康产品,但缺乏标准的饲养程序,难以保证品质的稳定。

 

  “近40年来,在《中国猪品种志》中记载的东北花猪、汉中白猪、新金猪、泛农黑猪、赣中白猪等猪品种已经消亡;近几年审定的配套系和各地育种群诸如冀合白猪配套系、深农配套系、南昌白猪、福安花猪、平潭黑猪、广西白猪、金宝屯猪、甘肃白猪目前也找不到踪迹!”南京农业大学王林云教授说,“中国地方猪的育种体制是有问题的,在过去的地方猪育种保种过程中通常为以下几个步骤,1)院校、科研、企业(生产单位)申请经费、执行;2)国家或省有关部门(科委、农业部)立项;3)时间:5-10年,15年;4)专家验收、发证书5)品种验收之日,就是品种死亡之时(钱没了,人老了,鉴定后5-10年,消亡)!而国外在大型养猪企业有专门的育种部门、人才、猪场搞各种杂交试验,经费不用申请,时间有连续,有最终的研究成果。”王林云教授也提出了地方猪保种育种新思路,即“十年闭锁,十年开放,周而复始”:1)十年(5-15)闭锁,群内交配,选优去劣,提高群内性能的一致性。但并不是头一样长,耳朵一样大。要有不同的类群,毛色花纹可多种,老鼠头,狮子头,中间型,均可有;2)十年(5-15)开放,与群外公、母猪杂交,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不同国家的猪种杂交,引入25%以下的群外血统。选优去劣。可以不同的类群;3)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才能保持优良品种。

 

  地方猪的优质猪肉是外来猪种无法企及的,“地方猪种的猪肉一定要区分精品肉和极品肉,精品肉价格要在70块钱一公斤,极品猪肉卖200-4 000块钱一公斤,精品肉是要给‘白骨精’吃的,即白领、骨干和精英。”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教授这样说到,“为什么国外的火腿能卖出那个高的价格?因为有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养猪学会保种育种,而且要学会讲猪文化,中国的四大名著都与猪有关,能讲好历史故事,我们的地方猪肉才能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而我们国家缺少会讲文化故事的人才!”

 

  借用黑龙江畜科院刘娣老师的报道来总结一下中国地方猪育种历程:

 

  1907年:从国外引进巴克夏,开始猪种改良工作

  1928年:河北定县用引进的波中猪,通过杂交改良定县本地猪

  1950-1960年:1950年引进苏联猪、1963年引入长白猪,并进行本地猪改良

  1973年:由许振英教授指导的、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系主持的广东大花白猪配套系和瘦肉率高的培育。

  1979年:猪地方良种化以及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工作,由点到面在全国部分地区铺开;农业部组织了第一次全国猪品种资源普查。

  198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猪种志》的编写启动,并与1986年出版;以许振英为首的200多位学者开展了10个地方猪猪种种质特性的研究。

  1983年:我国第一个瘦肉型新品种——三江白猪通过鉴定宣告育成。

  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出版,王林云教授主编;我国第二个瘦肉型新品种湖北白猪问世;“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中国瘦肉猪新品系的选育”启动;两部委出台四年投资6 000万重点扶持建立150个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的计划。

  1989年:《中国地方猪猪种特性》出版。

  1991-1995年:确认了一批国家级重点种猪场(含地方猪与国外引进品种)。

  1992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猪种国际学术讨论会议”。

  1996年:成立了国家家畜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2007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2005年:江西农大等单位以地方猪为主完成了“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中国农科院牵头启动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专项“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云南农业大学牵头进行的我国第一个以地方猪种撒坝猪为专门化母系培育的滇撒坝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

  2006年: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写入《畜牧法》;农业部启动了我国第二次全国性的畜禽包括猪的遗传资源调查工作。

  2010年:山东省农科院主持的“鲁农1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

  2011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出版(参加审定专家-王林云教授)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启动973计划项目“猪繁殖力性状形成的遗传学机理研究”。

  2014年:《中国地方名猪研究集锦》出版-王林云教授主编

  2015年:重庆畜牧科学院主持的“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启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

  2017年:“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的“特色地方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正在申报中;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民猪资源性遗传机制、品种培育及其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