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1-7月份生猪产能北上明显,投资关注度最为显著
点击量:2525时间:2017-08-24来源:农业部网站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份,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分别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11个和3.1个百分点。其中渔业投资持续加速、东北投资增速明显回升、重点养殖企业产能北上扩张、农业PPP融资显著升温、农村“双创”热潮涌动等现象值得关注。

 

一、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更加显著

  1-7月份,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0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4%,增速比1-6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这主要受7月份天气炎热和洪涝灾害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放缓;第一产业民间投资8562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占第一产业总投资的比重为80.2%,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9.4%,比去年同期提高19.9个百分点,是2016年年初以来最高水平,民间投资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著。

 

二、种养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行业结构明显分化

  1-7月份,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投资分别为5934亿元、2843亿元和650亿元,投资增速分别为18.2%、7.5%和22.9%。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本轮猪周期结束和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种植业和畜牧业投资增速分别呈现连续10个月和连续4个月的回落态势,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的贡献作用也在逐渐减弱。7月份,两者的投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8.9%和14.8%,分别低于去年同期8.1个和1.5个百分点。渔业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是全国第一产业投资的1.6倍,投资增长贡献作用逐渐增强,达9%,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三、西部和东北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生猪产能北上明显

  1-7月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第一产业投资分别为2749亿元、3186亿元、4039亿元和703亿元,增速分别为12.3%、14.4%、32.4%和26.6%。受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新一轮东北振兴、南方水网地区畜禽养殖减量等举措深入推进的影响,财政支农资金和民间投资逐渐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倾斜,农业投资区域分布结构更加均衡,东部投资结构逐渐优化、西部投资持续提速、东北投资稳步回升等特点明显。其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持续领先其他地区,且高于去年同期9.9个百分点,投资占比37.8%,增长贡献率73.7%,是去年同期水平的两倍,属历史最高水平;东北三省投资占全国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为6.6%,但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11%,比去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这与大型农牧企业加大对东北投资力度有关。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对上半年主要农牧企业生猪养殖投资布局情况的统计,因受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环保政策变化影响,北方地区成为各大农牧企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其中黑龙江是意向投资金额和规划产能最大的省份。

 

四、休闲农业、玉米种植和生猪养殖投资关注度持续较高

  7月份农业投资舆情监测结果显示,休闲农业投资关注度依然保持高水平,相关新闻转载次数655次,分别是上个月和去年同期的1.6倍和4.2倍,其中,乡村旅游和农业公园(包括农业主题公园)两大业态的投资关注度持续数月提高,是投资关注热点。种植业领域,玉米、小麦、蔬菜、大豆、茶等五大领域的投资关注度较高,其中玉米投资的相关新闻转载次数分别为145次,是去年同期的2.6倍,这与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涨、东北地区扩大玉米加工等密切相关,但投资舆情态度不明确,以持“中立”态度为主。畜牧业领域,生猪、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肉鸡养殖的投资关注度较高,其中生猪投资关注度最为显著,相关新闻转载次数103次。

 

五、农业领域PPP日益升温

  7月份以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启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PPP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均将农业农村作为PPP的优先支持领域。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公布农业领域PPP首批20个试点项目,类型涵盖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智慧农业等热点领域,成为农业投融资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8月10-11日,农业部、财政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了首期全国农业领域PPP培训班,共同推动PPP模式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财政支农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创新。PPP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多种融资方式不断出现,必将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六、农村“双创”热潮涌动,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出台了创业资助券、政策性贷款授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农创客”行动等一系列鼓励农村“双创”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推动农村“双创”热潮逐步形成。据我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各地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数增幅保持在两位数。大量返乡人员创业首选最熟悉、门槛较低的种养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并逐步向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拓展,基本涵盖了农业全产业链,既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要素,又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更好摸清底数、把握方向,8月份,农业部下发通知,全面了解农村创业创新基本情况、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情况和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情况,为下一步指导和推进农村“双创”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七、资本市场融资情况稳定,融资规模小幅增加

  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领域投资机会不断显现,农业企业通过私募、上市、并购等方式获取融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投中集团数据信息统计,7月份,农业领域最新投融资案例17起、宣布交易金额5.5亿美元,投融资案例比上月减少2起,但投融资金额增加18.9%。其中VC/PE融资案例2起、披露交易金额0.38亿美元;宣布并购案例11起、交易金额4.13亿美元,占农业投融资资金总规模的75.1%;完成上市交易案例4起、交易金额0.99亿美元,占融资总量的18%。投融资项目以农产品加工领域为主,涉及饲料加工、肉制品加工、淀粉制造、豆制品制造、粮食加工等。其中,饲料加工企业—老鬼生物获得华岭资本1.6亿元融资并获长江证券注资,致力打造更大规模的人工钓饵和宠物食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