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种养循环互补能否抵御未来的“猪周期”寒冬
点击量:1923时间:2017-07-11来源:乐山日报

  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对于乐山的不少生猪养殖户来说,却感受到了一丝丝凉意——随着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的不断下跌,生猪收购价格已经跌破了养殖成本,生猪养殖行业绕不开的“猪周期”正在步入行业低潮,养殖户们即将甚至已经迎来行业的“冬天”。

  面对猪肉价格不断下跌,养殖户们如何才能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日前,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种养循环互补已成为不少养殖户的选择。

  生猪收购价已跌破养殖成本

  对于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户来说,每头生猪的养殖成本大约在每斤7.2元左右。然而,随着猪肉价格的下跌,对于不少养殖户来说,赔钱已成定局,因为当前生猪收购价格已经跌破了养殖成本。

  究竟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和生猪收购价格跌幅有多大?对此,不仅市民没有想到,连许多生猪养殖户都直呼猪价跌得太猛了。据乐山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市猪肉零售均价最高达到每斤14.62元,随后便一路缓慢下跌,截至上周全市猪肉零售均价已经跌至每斤10.48元,跌幅为每斤4.14元。其中井研县、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犍为县、夹江县的猪肉零售均价更已跌至每斤10元。除了猪肉价格外,生猪收购价格也跌幅较大,在今年2月初时,全市生猪收购均价为每斤9.36元,而到了上周全市生猪收购均价已跌至每斤6.42元,远低于生猪养殖成本。

  “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在生猪养殖行业,平均三年一个轮回的猪肉价格周期一直困扰着众多养殖户。2014年乐山市生猪养殖行业整体陷入深度亏损,供应量大幅减少,2015年和2016年,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一个长达两年的价格上涨周期。而进入2017年,猪肉价格最终没能逃过“猪周期”的轮回,价格不断回落。

  种养循环抵御市场风险

  面对三年轮回的“猪周期”,养殖户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抵御市场风险呢?对此,井研县泸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军坦言,2014年生猪养殖行业处于深度亏损时,他和社员们一筹莫展。而如今,他找到了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

  “前几年,我们就开启了种养循环互补的模式,如今终于见到了成果。”胡军告诉记者,他陆续流转了2000余亩山地,用来种植苗木,如桂花、紫薇等,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现在每年通过出售苗木等的收入就将近200万元左右。这样,苗木种植既利用了猪粪当肥料,杜绝了环境污染,实现种养循环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抵御生猪养殖行业风险的能力。当生猪养殖亏损时,我们还有另外的收入来源来弥补亏损,不容易被市场淘汰。这样在下一轮猪肉价格上涨时,才能占得先机。”

  除了胡军外,今年3月记者也曾到沙湾区境内的乐山嘉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该公司年生猪出栏规模从2009年的8000头发展到如今的1.5万头。此外,公司还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开展苗圃种植,开启了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一些流转土地的村民特别是老年人,不少都在生猪和苗圃基地工作,平均每天收入可达80多元。

  赚大钱的好时光已悄然离去

  2015年和2016年,对于生猪养殖户们来说,可谓是赚钱的好时光。“去年和前年,猪肉价格比较高,搞生猪养殖的确很赚钱。”胡军介绍,2015年和2016年,平均每年他在生猪养殖上的收入都在四五百万元。不过,随着猪肉价格走低,赚钱的好时光已经没有了。

  如今生猪价格走低,让他想起2014年的猪肉价格“寒冬”。“2014年,猪肉价格最低时我曾卖过4元一斤,而养殖成本就达到了每斤7元左右,也就是说养头猪每斤要亏两三元钱,而且把猪养得越肥,亏得越多。”幸运的是,胡军挺过了当时生猪养殖业的“冬天”。随着2015年和2016年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养殖户们不断加大补栏力度,也为今年猪肉价格下跌埋下了“导火索”。

  记者了解到,在2014年时,胡军的养殖场每年出栏生猪只有3000头,今年出栏规模已达到1万头。“而我们合作社,在2014年年出栏生猪为2万头,如今已达到年出栏4万余头的规模。”胡军向记者表示,生猪养殖户们不断扩大规模,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增,最终使得猪肉价格在今年停下了上涨的脚步,不断下跌。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