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张富:猪价跌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点击量:2389时间:2017-05-10来源:互联网

  今年的市场需求不会好于去年,但是今年下半年跟明年上半年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现在的下跌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农业部畜牧业司牧监测处副处长张富

  农业部畜牧业司牧监测处副处长张富

  2017年5月6日,第三届中国猪业创新高峰论坛暨山西生猪产业生态高效技术培训在山西运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山西农业厅主办,山西长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承办,农标普瑞纳(廊坊)饲料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太原市新牧服务有限公司协办。农业部畜牧业司牧监测处副处长张富就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养猪产业发展的形势,包括目前的生猪生产情况,长期猪周期给生猪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间生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农业部存栏量≠猪少≠猪价上涨

  现在价格跌得厉害,4月、5月初这几周跌得特别快。农业部公布的存栏数量还下降了一点多,那说明今年的猪比去年少,去年是涨价的,今年是跌价这个是怎么理解?怎么判断这个问题,数据是不是已经打架了?

  张富:在我们的分析框架里,已经不以简单的纯出栏量或国内生产量,和价格的上涨下跌画一个等号。所有的价格变化都是供需平衡,或者说是养殖场户跟收猪的、屠宰场的力量抗衡。价格下跌了,说明一方的力量会强一些,这是最直接的判断。现在难点实际是什么地方,我们需求的数据,我们有国内生产数据,有国外进口数据,(但是)没有需求数据。(这个数据)在国内任何机构,什么机构都没有。我们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核心的、能反映国内猪肉消费需求的一个核心指标,所以这个就很难判断。(养猪)这么大的市场跟股票市场一样,股票市场谁能说得清今天涨跌?

  近期猪价为何频繁下跌

  1.季节性供需。每年春节是消费高峰,之后季节性消费需求出现下滑。最近市场相对宽松,任何不是特别紧的年份都会出现这个情况。

  2.部分养殖场户耐不住性子,对下半年的预期可能出现变化,所以近期出栏活重一直在往上走,这说明前期有出现压栏的情况。3月、4月份的数据显示,出栏活重已经往下走,但因为前期有压栏的情况,所以目前有一定的踩踏的效应,(养殖户)对未来看不清楚,出栏会增加。

  3.部分省区拆猪场比较厉害,集中将一些猪推向市场,可能有一定影响,但无法评估风险有多大。

  后期走势研判

  今年的形势,有两个判断:2017年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不会出现非常短缺的、少猪的情况,也不会出现猪非常多的情况。价格和效益的两个指标是偏紧的,回归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或者略高一点的水平。现在是明显偏高,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说今年维持一个偏紧的判断。从今年的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应该是一个趋于平衡,价格逐步往下走的判断。

  (1)母猪数据是关键

  母猪数据决定明年、后年的情况。去年有几个月母猪量是上来的,包括监测到种猪的量。大概在 6、7月之前,整个补栏有向上走的过程,但是去年下半年,母猪的量没有下来,各地年底拆猪场拆得比较厉害,所以去年母猪下来这个决定量,环保因素占了一大部分,尤其是去年7、8月份。今年的情况,母猪比较平,从这两个月或者往上走的态势,主要有两个判断:母猪淘汰量大,但是没有导致母猪量的下来,说明补栏在往回走,企业更新量非常大,把低产的母猪淘汰,留存性能好的母猪;从养殖场户的行为来看,2014年基本没钱,2015年也没钱,2016年行情非常好。据了解,2016年刚好弥补(前两年的损失),欠的款没有多余的资金扩大产能。为什么2016年还是紧巴巴的一年,除了龙头企业外,大部分养殖场户没有多余的资金在扩大产能。从今年开始,才真正的算是“我想补栏,我有钱可以补栏”。但是疯狂补栏不会出现,从基础产能来看,预期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不会出现产能比较过剩的情况,近期下跌不会出现很长时间,后期上行空间。

  (2)环保政策影响生猪产业

  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在产能偏紧的情况下,加上环保因素,17年底所有的禁养区,不符合养殖场标准的都要关停,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产能。

  未来生猪产业形势

  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切合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在生猪产业上体现的较为明显,一方面是结构调整,农牧结合,或者说大统筹大融合,这是供给侧改革第一个方面。未来会进入良性的农牧循环,粮食多的地方猪也会比较多,产生的粪便比较多的会产生更多的良性循环。

  目前产业存在的不合理情况:

  主体分离:种地的不养猪,养猪的不种地

  布局错位:种粮的地方不不一定养猪,养猪的地方不一定中粮

  依纯降低:种好粮不需要养好猪,养好猪不需要种好粮。

  供给促发展

  最明显的是,东部地区一直在拆除猪场,拆得非常厉害,于部长代表农业部也一直在呼吁各地不能光想着拆猪场,还要保供给,还需要产业发展。全国是一个大市场,本地不需要保供给,只有国家才需要保供给,所以各地的目标跟中央的目标是不一样。接下来,通过强制性的考核目标,保证每个地方都要有足够的市场供应量,不能为了环保拆猪场,一拆了之。但避免不了区域的调整,从东南沿海从东北等逐步转移产能。

  规模化养殖

  生猪规模化,养猪规模率46%左右。50%是平衡的概念,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突破50%,小规模500头以下为附属的地位,并且变化速度很快;龙头企业的扩张,2016年前十家龙头企业出栏量3600万,按照规划预计2020翻番,占据市场很大的空间,必然带来产业链布局的大的调整。整个产业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小散户的退出,这是是规模经营、市场经营、市场效益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这几年,每年近400万的小散户退出,前两年,规模厂家填补空间,这个空间是不是这么大,其实未必。

  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生态环境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环境因素也是产出品,产出良好的环境,不符合的环保要求,在现阶段总体要求下就是一个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先进的产能。

  信息全国联网

  2017年,落实每一个养殖场户,每个场户一个身份证,所有的信息实现全国联网,所有的验收,环保验收要逐产验收,所有的信息要到养殖场直联直报。

  对于养殖场户来讲,暴利—16年是非正常状态,提高生产水平才是核心竞争力。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