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瘟背景下猪场执行批次化生产的优势及操作要点 |
|
投稿时间:2024-02-28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PIG-35);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gxcxtd-2023-15-03) |
作者 | 单位 | E-mail | 梁辉煌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河南秀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 | 李再山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 | 李私丞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河南秀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 | 翟朋波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河南秀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 | 赵云翔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 | 余腾 |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 河南秀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 yxyt2016@163.com |
|
摘要点击次数: 348 |
全文下载次数: 4 |
中文摘要: |
20世纪40年代东德首次提出了猪场批次生产理念,随后法国、荷兰、丹麦等欧洲养猪强国陆续开始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且逐渐发展出了多种批次化管理模式,并渐渐成为欧美猪场主流生产管理方式。根据实际生产中批次间隔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将批次生产划分成1周批,2周批,3周批,4周批,5周批等。批次化生产因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猪群健康度,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及“全进全出”模式在疾病防控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国内规模化猪场接触并采用。非洲猪瘟自2018年进入中国后,给中国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猪场因此清场。批次化生产因其在疫病防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做到“全进全出”,便于后续的清洗消毒等,在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已逐渐成为规模化猪场首选的运营模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