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猪及其与杜洛克杂交F1代肉质特性比较研究
投稿时间:2023-06-15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2020年度科技计划项(SKJC-2020-02-007),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HNARS2023-2-G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ZY2022HN09)
作者单位E-mail
唐文丹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100  
康继昌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100  
孙瑞萍 海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0  
晁哲 海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0  
刘海隆 海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0  
黄丽丽 海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0  
王峰 海南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0 hnxmsjx@126.com 
摘要点击次数: 56
全文下载次数: 3
中文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地方猪种。由于海南位于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因此形成了不少海岛独有的地方猪种,包括海南猪(定安猪、屯昌猪、临高猪、文昌猪类群)、五指山猪、墩头猪等。定安猪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定安县,是海南群体规模最大的猪种,饲养的群众基础好,具有肉质性能良好,繁殖性强,抗病力强,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主要作为母本与外来猪种进行杂交作为肉用开发。为了更好地研究海南定安猪的生产性能,本研究以海南定安猪和定安猪与杜洛克杂交F1代为研究对象,对海南定安猪猪肉和定杜杂交F1代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等肉质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力求为后续的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链接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