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猪南养,因地制宜
投稿时间:2022-05-25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杰青科研项目(2021YYYF021),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D003),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0A004)
作者单位E-mail
田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冯艳忠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王文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张海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赖喆 海南省中农谷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 琼海 571499  
刘娣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何鑫淼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13895777337@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491
全文下载次数: 3
中文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量最大的国家,也是生猪消费大国,生猪养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饮食结构在微调,各类红肉消费比例在变化,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对肉质、口感、风味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也一直延续。生猪养殖的重点和未来是有自主品种或者品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地方猪的种业创新则是重中之重,我国一直在提倡对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开发,但是取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市场占有率仍然以引入猪种为主。2021年制定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路线,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多主体协同发力,通过重点技术创新突破推动种业整体进步。同时,事实已经证明,我国的生猪种业发展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这其中既包括种质资源的创制,也包括养殖模式的创新,养殖理念的改变,因种(地)制宜的方式开展地方猪的综合利用,南猪可以北养,同时北猪南移也是地方猪产业突破的一个途径。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链接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