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下不同批次化生产的对比及总结
投稿时间:2022-03-01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E-mail
王海峰 常加(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0 laker88wang@163.com 
白天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163  
张腾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163  
徐歆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163  
孔祥凯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163  
摘要点击次数: 434
全文下载次数: 5
中文摘要:
      以确定的断奶时间间隔,集中断奶(分娩)确定的母猪数量,这样的生产模式叫批次化生产。简而言之,即根据场内母猪的群体规模、配怀栏位以及产房产床数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处理使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同期转出,这样可以使养猪工作流程更具有计划性,而且能保证全进全出式管理,减少疾病水平传播风险。种猪批次化生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批次化生产技术方案,但3周批、4周批、5周批等大批次生产模式仅在规模较小(基础母猪存栏< 1 000头)的猪场应用。国内的养殖模式在品系、规模、成本、人效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以往的批次化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国内的种猪生产。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链接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