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养猪业地位的确立及产生原因分析(续2)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北京 100125 
摘要点击次数: 2158
全文下载次数: 4
中文摘要: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对于中国南方地理的描写,关于楚国的描写用的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按说地广人稀应该是一种较好的生存空间,但是当时北方的强势文明并没有因为这一发现而大量地向南方移民。实际上当时的北方人口已经够多了,按照欧洲人的生活模式早就会大量人口南迁了,然而他们并没有去向南方移民,南方“地广人稀”对于北方农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对于自己已有的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土地没有兴趣。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战争不断,战火绵绵,北方人口才大量向南方移民。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也只是出现在元末,由于北方的灾荒,出现大量的北方移民进入东南一带。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对于家,总是有永远无法言状的牵挂。孔夫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总是提醒中国人,家庭的那一份有限的财产是生命的根本。“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中国诗歌中“断肠人在天涯”类的诗句很多。只有在大的灾难来临后,才会有较多的移民出现。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链接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