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主要疫病病原检测分析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安徽 猪 病毒 细菌 检测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14GA710002);安徽省长三角联合科技攻关项目(1101c0603065);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No.2013sxzx008),安徽省生猪产业体系基金项目(皖农科[2016]84号) |
|
摘要点击次数: 810 |
全文下载次数: 3 |
中文摘要: |
为了解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中主要病原的感染情况,本调查采用了PCR方法结合细菌分离鉴定法,对1 224份临床受检样品进行主要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检出率为46.98%,其中PCV2、PEDV、SS、PRRSV、PRV、TGEV、HPS、CSFV、E. rhusiopathiae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40.52%、38.28%、21.67%、19.28%、17.37%、7.69%、5.78%、2.91%、1.81%;混合感染率为15.65%,以“PCV2+PRRSV”为主要感染模式(22.22%);PRV、PEDV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PRRSV则有所上升;PCV2、PRV、PRRSV、PEDV、HPS、SS在四个季度中均有检出,其中PEDV在腹泻类样品中检出率最高(38.78%),PCV2在呼吸系统症状类样品中检出率最高(50.29%),PRV、PCV2在神经症状类样品中检出率均较高(50%、37.21%),PCV2、SS在繁殖障碍类样品中检出率均较高(31.88%、18.75%)。结果表明,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PCV2、PRV、PRRSV、PEDV、SS的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且其程度有所加重;PRRS、PED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是PCVD、PR的高发时段;腹泻、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分别是危害产房仔猪、保育猪和种猪的主要问题;PCV2是重要的感染病原,易导致SS的继发或混合感染。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