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地方猪种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
|
投稿时间:2016-10-19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上海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沪农科产字(2016)第6号 |
|
摘要点击次数: 1501 |
全文下载次数: 51 |
中文摘要: |
随着生猪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投资多元化的加剧,生猪行业呈现“高、大、全”的发展态势,高即机械化程度高;大即规模化程度大;全即集约化程度全。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环保理念,快速淘汰生产落后且散、乱、差的中小养殖场户,引导养殖企业上规模上设备。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生猪行业效益回报相对较快,社会上动辄上亿元投资、10万头养殖规模养猪企业正在各地快速铺开。生猪行业发展出现多年少有的大干快上景象。具体从生猪产业应用的品种来看,主要集中在杜、长、大等外来品种及其杂交组合,而国内地方品种却鲜有问津,地方品种的保护和推广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