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市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分析
投稿时间:2022-07-06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DAIT-11-14),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畜禽环保健康养殖模式及产品研发”(18-6-1-113-nsh)
作者单位E-mail
衣恒磊 莱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莱阳 265200  
刘迎春 青岛市畜牧工作站, 山东 青岛 266109  
于树涛 莱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莱阳 265200  
邵坤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王述柏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wshubai@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873
全文下载次数: 6
中文摘要: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巨大,在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畜禽产品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粪污环境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是养猪大国,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6.7亿头,粪污产生量巨大,按每头出栏猪平均排泄粪尿量1.71 t计算,粪尿年产生量达11.457亿t,因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导致粪污处理模式难以统一,因此,发展适宜于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地域环境特点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是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推进畜禽粪污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助力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还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山东省莱阳市是全国首批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县市,莱阳市猪场以中小规模居多,自2017年项目实施以来,莱阳市鼓励养殖场(户)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针对不同规模畜禽场的切实可行的多种技术模式。文章调研并介绍了山东省莱阳市猪场粪污处理及种养结合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旨在为探讨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高效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链接
·月刊杂志《猪业科学》网站 版权所有